时间: 2023-12-31 15:38:53 | 作者: 最新案例
分布式发电是利用各种可用和分散存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天然气为燃料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分布式发电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位置灵活、分散,适应分散电力需求和资源分布;可以与大电网互为备份,改善供电可靠性;容易满足负荷需求,有利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高效和规模化利用。我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模式是集中发电远距离输电与分布式发电相结合的方式。
为协调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间的矛盾,充分的利用分布式电源为电网和用户所带来的价值和效益,提出了微网(微能源网)的概念。欧盟对于微电网的定义是:微网是利用分布式能源、储能装置和可控负荷共同组成的低压网络,容量范围从几百千瓦到几个兆瓦,能够与配电网并联运行,在上一级电网故障时可脱网独立运行,故障恢复后可重新并网。国网电科院对微电网的定义是:微网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和负荷构成的可控储能系统,可平滑接入大电网和独立自治运行,是发挥分布式电源效能的有效方式。
微电网是指以分布式电源为主,利用储能和控制装置进行实时调节,实现网络内部电力电量平衡的小型供电网络,可并网运行也可离网运行。由于风电、光伏发电等分布式电源具有分散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对电网的电能质量、控制保护、运行可靠性带来不利影响,随着储能和运行控制等技术的进步,本世纪初欧美部分学者提出了微电网概念。总结美国、欧洲、日本等国20个微电网试点工程,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微型:微电网电压等级一般在10kV以下;系统规模一般在兆瓦级及以下;与最终用户相连,电能就地利用。
2.清洁:微电网内部分布式电源以清洁能源为主,或是以能源综合利用为目标的发电形式。天然气多联供系统综合利用率一般应在70%以上。
3.自治:微电网内部电力电量能实现基本自平衡,与外部电网的电量交换一般不超过总电量的20%。
4.友好:微电网对大电网有支撑作用,可以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能实现并网/离网模式的平滑切换。
广义的电网是从发电设备到用电设备的所有的环节的统一整体。目前,我国电网已经基本形成了“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总体格局,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变成全球最大的电网之一。
现代电网的主要特征是交流模式、跨区互联、发电资源可调度、电源以大型发电厂为主,用户侧无电源,发-输-配-用各环节可通过自动调节设备实现供需平衡。它存在的主体问题是电网结构不合理问题、安全稳定性问题突出、电能质量和电网效率有待于改善。
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区别于化石能源的主要特征是受天气的影响,不可调度(间歇性、波动性);分散性,但负荷密集区却缺少能源;一般不能通过交通运输工具输送(生物质能除外);能源多样性(光、风、地热、水利、海洋能);发电方式差异较大;无法储存(生物质能除外,水利可短时储存);资源具有时空互补性;主要利用方式是发电。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特点及发电模式与常规能源具有很大区别,将对未来电网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对未来电网运行模式进行重新思考。解决方式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改变电网的结构和运行模式。任何一个体系的结构和运行模式对于其功能的影响是关键性的。例如,大同市有自己的治理结构。为促进新能源产业,成立新的组织架构,以适应新的变化和需要。二是采用超导与新材料的电气设备,改善电网物理基础。材料是推动这个设备性能改造的源头性的东西,最重要。三是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电网的智能化程度。信息技术在飞速地发展,把信息技术融入其中,来促进电网技术的变革。
能源互联网是指能源系统的信息载体与网络能轻松实现统一与融合,不同的能源能够最终靠转化设备与热力网、电力网在物理层融合,用户都能够借助市场和信息对能源需求做出自己的选择。能源和信息不一样。单一的信息没有过大价值,但信息和信息经过交换会增加新的价值。能源就不一样了,能源的转换和传输过程中都有衰减。当然能源的传输会有各种方案,但单一的把互联网构架拿来做能源系统是不太合理的。”
虽然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系统的硬成本在下降,但软成本的下降并不明显,导致目前软成本占到整个项目成本的比例在增加,这可能是未来能源系统发展的一个比较大的障碍。从资源角度来说,未来能源系统会从资源型向集成化智能化转变。从消费观看,未来能源系统把生产者和消费的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词——产销一体。比如这栋办公楼,原来是一个能源消费者。如果在屋顶加上光伏,不但可以满足自我使用,同时也可以发电上网,就变成一个销售者。这样的变化会引发商业模式的改变。此外,多能综合能源系统与其他各个行业的渗透与储能有很大关系。
微电网主要是利用储能和控制装置,实现分布式电源与本地负荷电力电量自平衡的微型供电网络,是新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是智能电网的组成部分。分布式电源并网不一定要依靠微电网技术;但微电网必然包含分布式电源,同时配置能量管理系统、控制装置、储能装置等实现“自治”“友好”。
未来电网的基本形态是大电网与微网并存。所谓广域大电网就是有机整合各种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时空互补性,并实现资源密集区的电力向负荷密集区的大容量远距离输送。分布式电源和微网是指就地利用分散资源,保障用户供电安全可靠性,并可向大电网“上传”多余电力。例如,广域风能时空互补后,无需配置储能或者配置很少容量的储能便能满足现行我国风电并网要求。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直流发电机,并提出了直流供电系统。1887年,特斯拉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无电刷交流感应马达;1897年,西屋公司在尼亚加拉水电站的首台交流发电机(10万马力)投入运行,并奠定了现代电网的基础。
人类最初的输电方式是直流输电。由于不能直接给直流电升压,于是三相交流发电机与变压器被相继发明。从此,交流输电普遍代替了直流输电,并确立了交流输电的主体地位,从而形成了今天普遍被采用的交流电网。然而电力系统的规模迅速扩大也使得交流大电网的安全稳定性问题日渐突出。未来,能源结构的调整将使得电网规模较当前有成倍的增长。
未来的输配电网和分布式电网将逐步向以直流为主或交直流混合的运行模式方向发展。未来电网向直流运行模式的革命性转变也将催生大量的科学技术创新机遇和一大批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在技术方面却需要很大的突破。2013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公布了未来可能改变世界的十大科学技术,“直流电超级电网”就是这里面一项,并认为“直流电网使得遥远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链接更加有效。”
2008年初,冰雪天气导致我国发生大面积停电,只有少数小电网在支撑重要用户运行。这暴露了我国现有的网架结构在保障用户供电方面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同时也将微型电网的作用充分展示了出来,并促使我国加快了对微型电网的研究步伐。2009年,中国国家科技部通过“973”计划项目,专门资助了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的相关基础研究。2010年,中国国家科技部通过《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立项了近十个有关微电网方面的研究课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太阳能、风能占优势的地区建设成微电网示范区,同时还将推动建设100座新能源示范城市。我国微电网的发展虽尚处于起始阶段,但微电网的特点适应我国电力发展的需求和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能源的生产、运输和消费过程中,被浪费掉的电力才是最应该关注的部分。因此在未来的微电网设计中,首先应思考的是原有能源系统中有多少能效提升的可能,在规划新的电源和系统的时候也必须第一先考虑能效提升后的转机需求,尽可能地降低系统的能源供应成本。
在目前各类微电网设计模型中,热电气多能互补模式是性价比最高的,没有之一。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热电联产设备将成为微网系统的核心,同时在条件允许的地区,风电和光伏也将成为微网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的众多微电网项目实践中,热电联产通常占据80%的发电容量,风电和光伏承担剩下的20%。在未来,随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成本的继续降低以及新技术的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发电占比还会继续提升。
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优势自然是零排放的清洁电力,而且不需要额外构建燃料的运输渠道,缺点也十分明显,在缺乏足够的储能设备的情况下,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为了缓解微电网系统中由于风电和光伏的间歇性发电和负荷侧的波动,储能设备成为大多数微电网的标配。此处的储能设备不仅仅指代电池,还包括储热和储气等不一样的种类能源介质的储存。在电池作为大规模储能设备成本依然较高的情况下,别的类型的储能设备反而能够在多能互补的微电网项目中得到更多的应用。
目前,大多数微网项目的储能设备还是用于平滑用户负荷曲线、弥补日内和周内的发用电缺口。长期的季节性储能设备暂未有较好的整合方案。整体看来,微电网设计和规划必须全盘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和用户的需求,以系统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第一标准,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设计中不仅要考虑能源供需的平衡,还应该要考虑可提供灵活性的设备与消耗灵活性的设备之间的平衡。
微电网是规模较小的分散的独立系统,它将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装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设施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微电网本身可看做是小型的电力系统,具备完整的运输配电功能,可实现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安全消纳。同时微电网本身还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发电功能系统,可通过能源之间的调度,提高终端能源的利用率。
微电网的特征是以分布式发电技术为基础,融合储能、控制和保护设施;接入的电压是配电网电压等级;能够在联网和孤岛两种模式运行;分布式电源之间有一定地理距离。
5.微电网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细胞结构。因此,发展微电网技术对经济与社会意义巨大。
首先,微电网能轻松实现风、光等可再生分布式能源一体化并网,对无序接入分布式电源进行统一管控,提高电网接纳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的能力,解决规模光伏输出功率波动的问题,提升网内功率动态平衡能力。
第二,微电网通过协调控制,使微网内分布式电源通过有效配合来均衡负载、延缓电网升级、减小线路投资,解决因规模间歇性电源接入要增加主网旋转备用容量的问题。
第三,微电网对内通过对不一样分布式电源及负荷进行整合,对外可等效为一个可调度的单元,参与系统调峰,实现一定经济效益,提高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的经济性。
第四,在用户端形成户用微电网,实现用户个性化、差异化服务,解决客户的真实需求多样性的问题。
新时代对能源发展提出了清洁化、智能化、高效化以及安全可靠的要求,而随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全力发展能源互联网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传统电网相比,微电网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对分布式能源进行就地消化、就地平衡,同时也可以和大电网进行能量交换。正因如此,微电网被认为是智能电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商业区域、城市片区以及偏远地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分布式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储能微电网技术的进步、成本的降低、新型负荷的出现,结合售电侧改革,微电网将会有更多的电力市场份额。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按照规划,2050年风电和光伏的装机容量都将达到10亿千瓦。但与新能源发展相伴,弃风弃光现象非常严重。究其原因,是因为新能源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和间歇性,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将使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储能技术应用的程度将决定新能源的发展水平。储能技术的发展,关键是电池技术的进步。可再生能源+储能”是新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储能应用场景的复杂性决定了储能电池技术的多元化发展方向。未来针对电力调峰储能的大容量电池和电力调频储能的大功率电池,还有待技术的创新突破。储能电池包括六大技术内涵,其中,电池材料是基础,但并不是储能电池技术研究的全部。
微电网有两种运行模式,第一种是并网模式,正常情况下微网与常规配电网并网运行,成为联网模式;第二种是孤岛模式,当检测到电网故障或电能质量不满足要求时,微电网将及时与电网断开而独立运行,成为孤岛模式。
在电网发生大扰动和故障时,微电网仍能保持对用户的供电能力,而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在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条件下造成外力破坏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确保信息安全的能力和破解计算机病毒破坏的能力。
微电网具有实时、连续的安全评估和分析能力,强大的预警控制系统和预防控制能力,自动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系统自我恢复的能力。微电网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正确、合理的接入,适应分布式发电的发展趋势,能使需求侧供电的功能更加完善和提高,从而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和高效互动,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
微电网支持电力市场和电力交易的有效开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降低电网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用户提供可承受电价水平的电力供应。微电网实现了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采用统一的平台和模型,实现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微电网可以进一步优化资产的利用,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
各国分布式电源的发展是由其资源分布特点、政策激励和产业基础等决定。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主要富集在“三北”地区,主要以大规模发展为主,分布式开发条件不及欧美;天然气资源匮乏;小水电资源丰富,优于欧美。小水电、风电、生物质发电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政策已较完备。光伏发电、天然气多联供政策相比欧美尚有欠缺。风电、光伏发电产业基础与国外相当,燃机产业基础与国外尚有差距。
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会对现有配电网带来一系列挑战,穿透功率越大,挑战越大。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和发展电网友好型分布式电源技术是解决高穿透率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的关键。
1.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目前智能微电网主要以多种可再生能源为主,电源输入主要为光伏、风力、氢能、天然气、沼气等多种成熟发电技术。
2.储能关键技术。储能是微电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微电网中能够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极大地提高间歇式能源的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储能主要有蓄电池储能、飞轮储能、超导磁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目前较为成熟的储能技术是铅酸蓄电池,但有寿命短和铅污染严重的问题。未来高储能、低成本,优质性能的石墨烯电池市场化将给储能行业带来春天。储能技术目前发展成本较高,世界各国都在攻关这项技术,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实现“低成本+高储能”的目标。
3.智能微电网能量优化调度技术。与传统电网调度系统不同,智能微电网调度系统属于横向的多种能源互补的优化调度技术,可充分挖掘和利用不同能源直接的互补替代性,不仅可以实现热、电、冷的输出,同时可以实现光/电、热/冷、风/电、直/交流的能源交换。各类能源在源-储-荷各环节的分层实现有序梯级优化调度,达到能源利用效率最优。
4.智能微电网保护控制技术。智能微电网中有多个电源和多处负荷,负载的变化、电源的波动,都需要通过储能系统或外部电网进行调节控制。这些电源的调节、切换和控制就是由微网控制中心来完成的。微网控制中心除了监控每个新能源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负载的电力参数、开关状态和电力质量与能量参数外,还要进行节能和电力质量的提高。
2015年7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新能源微电网建设,推动形成分布式能源系统创新管理模式和先进技术体系。2017年5月,《关于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发布,首批28个项目获批。2017年7月,《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正式发布,促进并规范微电网健康发展。
国内微电网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猛,已经初步建立了关键技术研究体系及一些示范工程,如:河南郑州财专分布式电源接入及微电网控制智能电网试点项目,电压等级为380V,容量规模为光伏350KW,电池储能200KW/200KWh。浙江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电网接入控制试点项目,电压等级为380V,容量规模为光伏60KW、风电10kKW、双馈模拟系统30KW、柴油机250KW、蓄电池储能60KW/60KWH、飞轮储能250KW。河北承德围场县御道口村庄微电网试点项目,电压等级为380V,容量规模为光伏50KW、风电60KW、锂电池储能100KW/128KWH;中新天津生态城分布式电源接入及微电网建设项目,电压等级为380V,容量规模为光伏30KW、风电6KW、锂电池储能15KW/60KWH;陕西世园会微电网试点项目,电压等级为380V,容量规模为光伏50KW、风电12KW、锂电池储能25KW/50KWH。
未来微电网将向综合能源网发展,将电力、燃气、水务、热力、储能等资源捆绑为整体资源,实现电网络、热网络与冷网络三个彼此耦合,统一解决有关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调峰问题。相较热网络和冷网络,电网络具有易互联、损耗小、传输快等特点,将成为来综合能源网的核心,也给电网发展带来机遇。
目前,微电网的发展面临一个行业痛点,就是没有成熟的通用可拓展解决方案。单一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在消纳方面遇到较大障碍,难以支撑目前可再生能源的井喷式发展,需采用多种能源互补和相互转化,提升综合能源效率与供能质量及可靠性,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集中管理方案不够灵活,往往属于开发定制、不能适应多样性的能源接入、更不利于升级和拓展,运维复杂,智能化程度不高;目前各微网系统方案独立、不便形成合力,缺乏足够开放、灵活,拓展和兼容性足够强大的信息化平台出现,提升运维效率;缺乏统一、组态化、适应性强的能量综合管理算法和策略。
我国的微电网技术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够成熟,涉及的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在微电网中的应用水平不高,且我国尚无统一、规范的微电网体系技术标准和规范,尤其对微电网接入、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设备制造等环节,都缺乏相应的国家层面的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微电网建设的投资成本较高成为了制约微电网发展的主要因素,微电网控制系统价格不菲,其储能系统投资成本较高,而储能系统仅占到整个微电网控制系统成本的三分之一,加上变配电设置和控制系统,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都导致微电网成本居高不下。
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慢慢的变多的分布式发电/微网,储能,电动汽车,智能终端接入到其中,配电网已转变为集电能的收集、传输、存储与分配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能源系统,未来配电网需要主动地对这些接入设备进行优化与控制。
风、光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所具有的随机性、间歇性要求配电网能够进行快速响应、及时调整,同时电动汽车的大量接入加剧了不同馈线负荷的不均衡;然而常规配电网依靠变压器分接头调整、开关操作等方式,其响应速度难以应对出力的突变,效果有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涉及倒闸操作、合环电流冲击、安全性可靠性等问题,配电网缺乏对有功/无功以及电压快速、精准的调控手段,亟需新型的调控装置与技术。
为此2017年国家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设立了关于智能配电柔性多状态开关技术、装备及示范应用项目。项目共有5个课题,包括智能配电交流电力电子柔性多状态开关装置研究、柔性多状态开关调控技术探讨研究、柔性多状态开关接入模式研究、柔性多状态开关试验测试技术研究、柔性多状态开关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目前项目正处于在研阶段,目标建成智能配电交流电力电子柔性多状态开关装置以及满足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消纳、电能质量改善、运行优化与自愈控制技术要求的柔性多状态开关调控技术的示范工程。
“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的重点任务是发展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并网技术,突破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电源并网与储能、智能配用电、大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智能装备等智能电网核心关键技术。微电网是智能电网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加大对智能电网的投资力度,微电网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微电网技术不断成熟、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成本下降、储能产业发展以及未来化石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微电网将得到爆发式增长。
微电网在全球能源转型中作用渐显。任何国家,稳定的电力供应都是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最基本保障。虽然暂时性的停电对家庭生活只会带来些许不便,但对于医院和军事基地等关键设施而言,断电很可能会造成重要服务或军事任务的中断,继而危及人类生命安全。为本地需求提供电力的小型网络——微电网,是规避这一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在全球有数以百计的微电网正在运行,并且它们的数量仍在增长。在包括并网型和独立型系统的各种微电网配置实践中,我们可以有机会洞察微电网整合高比例波动的可再生能源的能力。近年来,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成本大幅下降,这意味着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已经具备了与传统化石燃料发电技术相当的成本竞争力。这使得微电网能够在完成稳定电力供应这一主要任务的同时,以经济可行的方式实现清洁能源目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加大可再生能源应用。在光照资源丰富地区推广“光伏+”模式,在保证厂区建筑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厂区屋顶、处理设施、开阔构筑物等闲置空间布置光伏发电设施。
12月28日,河北邯郸供电公司在涉县建设的兆瓦级微电网示范项目投入运行。该项目配置了2兆瓦/4兆瓦时储能装置,接入3160千瓦水力发电机组、3.51兆瓦光伏发电装置,是河北省首个水光储绿色微电网示范工程。年初以来,针对涉县合漳乡小水电、光伏发电资源丰富的特点,邯郸供电公司通过储能调节,优化负荷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2月28日,天津武清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武清京津产业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以下简称《设计》)的通知。《设计》指出,打造低碳城市。规划构建低碳家园总体框架,集成多项减碳技术。根据武清京津产业新城核心区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构建多级分布式智慧能源微网体系,提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1日,新型智能化城镇配电网项目在贵州省兴义市桔山街道天鹅湾建成投运,这是南方电网新型化城镇配电网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同时也是贵州首个“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电动汽车”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据悉,该项目由南方电网贵州兴义供电局城区分局建设,是贵州首个城镇纯直流车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11日,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镇江市促进绿色电力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提升电网输送消纳能力。加快推进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施城乡配电网建设和智能升级计划,探索适应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并网的新型有源配电网网格化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2023年度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名单公示。原文如下:2023年度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名单公示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3〕22
12月5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欧合作伙伴对话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以“共塑绿色发展新动能”为主题,邀请相关行业中欧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深化中欧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务实合作。活动现场发布了中欧绿色低碳发展合作典型案例(共10个),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的南沙“多位一体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6日,铜川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铜川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实施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以市级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循环产业链条,推动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近年来,海岛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电力需求增长迅速,对海岛的供电能力和用电成本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逐步降低海岛用户用电成本,持续优化海岛用电营商环境,近日,南方能源监管局督导广东电网公司加快推进统一的海岛电价政策和收费标准。南方能源监管局要求广东电网公司,一是高度重视海岛用电成本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宜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宜兴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加快建设储能应用示范场景。探索建立电网侧独立储能商业模式落地机制,支持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建设用户侧独立储能项目。探索储能融合发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铁岭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铁岭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提升园区节能环保水平。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工业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和污染综合整治,鼓励工业企业、园区优先利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工业绿色微电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2024年1月全国各地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价格陆续公布。北极星储能网统计,1月,共有21个地区峰谷电价差超过0.7元/kWh,23个省市超过0.6元/kWh。1月,浙江、上海市、北京市、广东、江苏、江西、河北、黑龙江、吉林、青海、山东、山西、陕西、四川、重庆、新疆、广西、云南19个地区
时光列车驶过2023,迎来充满希望的2024!2023年是科创稳健发展全面突破的一年,硕果累累。展望2024年,科创储能愿携手合作伙伴协同创新,改变能源结构共同推动清洁电力高质量发展,打造“多方共赢”的全产业链储能生态圈!
近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通过应用“阳光掌柜”数字化云平台提升综合能源服务水平,帮助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投资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据了解,该云平台已在浙江所辖各市、区、县全覆盖推广,为6784座分布式光伏电站、136个用户侧储能站点和55家园区提供结算、托收等服务。截至12月1
近日,中国能建江苏院中标启东永庆储能新能源配套80MW/160MWh储能电站EPC项目。该项目地处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合作镇,是国内首批沿海储能重点项目示范工程。项目拟建设容量为80兆瓦160兆瓦时的储能电站,电压等级为110千伏,采用306安时磷酸铁锂电池技术。项目建成后,将提高当地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8日,商务部等10部门发布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其中提到,优化分时电价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强化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和重点加工贸易企业的用能保障。原文如下:商务部等10部门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商贸发
12月28日下午,中城大有与广东茂名高州市人民政府签署90MW/180MWh新型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合作协议。此项目是佛山三水对口帮扶协作茂名高州的首个重大项目。高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拔飞,佛茂指挥部副指挥长罗庆晓,三水区委区府办副主任莫嘉智,三水对口帮扶高州工作队队长杨昊龙,中城大有党委书记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2月27日,中移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刘宝昌。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中国移动设计院全资持股,后者为中国移动全资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充电桩和换电设施销售、电池销售,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8日,科林电气高端智能电力装备制造基地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分布式储能工程总承包(EPC)国内公开招标公告发布。本项目为科林电气高端智能电力装备制造基地的综合用能服务配套工程,根据园区主体建设要求分期建设。本项目拟在科林电气高端智能电力装备制造基地内建设一套2.2MW/4.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8日上午,由国电投四川公司实施、总投资16亿元的攀枝花100MW/5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示范应用项目在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开工。这是目前全国在建规模最大的钒电池储能示范应用项目。该项目位于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内,包括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车间及配套设施以及升压站,占地约50000平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8日,国能集团龙源电力安徽天长市张铺镇123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租赁储能招标,招标规模为16MW/32MWh,计划服务期限150天。招标要求同步配套16MW/32MWh电化学储能容量,按通知要求张铺项目必须于2023年年底前首批并网,同时张铺项目配套的16MW/32MWh电化学储能容量,应在验收合格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8日,湖南娄底市发改委发布《娄底市推进节能减煤降碳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其中提到,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行动,加快清洁能源发电和储能布局,支持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方案提到,提升产业园区能效管理,优化园区能源系统,鼓励建设电、热、冷、
12月19日从陕西咸阳供电公司获悉,该公司完成分布式电源发电预测拟合模型建设,提升光伏发电项目出力预测与实时数据统计的准确率。近年来,新能源场站接入电网数量持续增长,咸阳地区新能源场站发电装机容量预计在今年年底超过260万千瓦。咸阳供电公司应用分布式电源发电预测拟合模型分析分布式光伏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7日,四川监管办发布《四川新建电源接入电网监管实施细则》,其中提到,分布式电源项目需按国家和地方政府要求配置新型储能,鼓励分布式电源配置一定比例和时长的新型储能,提升分布式电源的消纳和并网友好性。此外还提出,分布式电源项目所依托的建筑物及设施应具有合法性,项
11月27日,四川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印发《四川新建电源接入电网监管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通知。《细则》指出,对分布式电源等符合国家要求建设的发电设施,除保证电网和设备安全运行的必要技术要求外,接入适用的技术要求高于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常规电源及集中式新能源项目应符合国
近日,由国网安徽经研院牵头编制的安徽省地方标准《乡村配电设施建设改造技术规程》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对外发布,该规程从政府层面规定了安徽乡村10千伏及以下配电设施的建设改造标准,有助于安徽省乡村电网的供电品质提升。该规程结合安徽省乡村经济发展和电网现状,以构建布局合理、安全可靠、坚
8月23日,中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发布2023年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审结果,国网天津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双碳先锋”QC小组报送的《降低380伏多点并网分布式电源服务时间》成果,获得2023年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三等奖,是近年来经研院QC小组活动取得的最佳成绩。2022年以来,天津地区分布式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分布式电源可接入容量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发布。明确测算区域电网范围,准备计算数据。其中计算数据至少应包括区域内220-35千伏公用变电站、公用配电变压器、10kV公用线路(以下简称各级设备)的额定容量(运行限值)、近一年负载数据等规定
7月25日,10千伏国能中船绿洲光伏电站按照江苏南京供电公司分布式电源并网调度业务服务指南,顺利完成并网调试验收。统计数据显示,该电站并网后日发电量约1.37万千瓦时,主要用于企业生产,企业平均每天可节省电费支出约9000元。7月中旬,南京供电公司发布分布式电源并网调度业务服务指南,为分布式电
7月7日,国网天津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双碳先锋”QC小组成员赴成都参加2023年全国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小组培训暨成果交流,顺利完成《降低380伏多点并网分布式电源服务时间》成果发布。发布会上,“双碳先锋”QC小组紧紧围绕《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精神、《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等文件要求,从选择课题、
继中标“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分布式电源(DPS)设备框架采购项目”之后,近日,明德源能再次以100%全标的份额独家中标“中国电信河北公司2023年机房分布式电源设备采购项目”。能够在“中国电信河北公司2023年机房分布式电源设备集中采购项目”中成功中标,再次体现了明德源能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产品研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展部副主任叶菁在6月2日于江西南昌召开的推进电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介绍了江西省新能源发展情况及省电力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服务好新能源发展,其中提到定期组织并且开展新能源消纳能力分析,重点加强分布式电源、储能接入影响研究,配合能源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李迎军在在6月2日于江西南昌举行的推进电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详细介绍了配电网供电提升“123”工程实施的背景和安排,以及省电力公司将如何保障这项工程取得实际成效相关措施,其中提到要保障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储能等新型负荷无障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