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8-25 13:31:57 | 作者: 半岛全站官网平台体育
7月25日,上海,作为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合作业务中国事业部负责人,李瑞和他的同事们向合作伙伴和客户发布了施耐德电气全新的空气
在施耐德电气工作了近20年,李瑞对上海并不陌生。作为低压配电领域的专家,他对浦江两岸的诸多知名建筑中所使用的施耐德电气的解决方案和产品了如指掌。“这些标杆项目,代表了我们的行业地位。”李瑞说。
在他看来,施耐德电气每一代产品的沿革,都伴随着低压配电领域的发展和转型,“但这一次,我们会重新定义低压配电行业的标准。”李瑞相信,作为施耐德电气的核心业务,低压配电业务正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他们将共同见证新一代低压配电领域的“传奇”产品,开启这个行业的数字化未来。
从1987年推出首次运用了电子控制单元,进行采集、测量以及逻辑计算的Masterpact M系列断路器,施耐德电气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就不断定义面向未来的断路器行业标准。
施耐德电气突破性地改变了空气断路器的尺寸和体积;并在2001年,推出第一款集成了电能测量、高级保护以及通讯功能的Masterpact MT;直到2017年夏天发布的这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MasterpactMTZ。该产品是工业领域首个嵌入1级电能测量功能的空气断路器,整合了智能硬件、定制软件和专业服务;能通过手机实现相互连通,在严苛工作环境下,实现精准测量和无缝兼容,并能依据需求定制和随时升级。帮企业用户获得全项目周期的数字化体验。
作为在能效管理领域拥有数十年经验的企业,在施耐德电气看来, 能源和电力行业亟待通过新技术提升效率、减少相关成本、控制产能。
如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所言:“如今能源世界正在呈现更分散化、低碳化、数字化和用电量持续增长的形势,应该顺应这种模式转变,将物联网、移动、传感、云计算、分析和网络安全领域中的先进的技术融入配电领域的一系列管理及连接环节。改善客户运营并提高能源效率,直面未来挑战。”
数据显示,到2045年,至少将有1千亿设备实现相互连通。而电力能源作为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力,将通过和AI、现代通信技术、云计算和数据分析技术的结合,深刻影响物联网时代的生产方式。
与此同时,从传统的单项过程,到多个发电场景;从交流电到直流电;从指针式电表到智能电表;从机电设施到机电+数字化设备;从中心化到分散化;从碳化到低碳化。数字化已成为能源电力行业转型的重中之重,不仅需要从技术、模式和协作三方面持续创新,更要实现产品的相互连通。
这也是为什么施耐德电气推出MasterpactMTZ的原因作为一个从硬件到通讯到软件的完整的解决方案,该产品结合全项目周期数字化体验和全生命周期专业化服务,提升数字化运维效率。不仅体现了施耐德电气作为传统能效管理和自动化巨头对业务模式所做的革新,同时也显示出物联网技术对于改变旧有模式的巨大应用空间。
目前,施耐德电气正致力于成为物联网时代能效管理和自动化的引领者,通过软件数据分析以及服务,将能效管理和自动化进行数字化融合,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进程。
与此同时,施耐德电气宣布推出EcoStruxure Power(即EcoStruxure配电)。作为施耐德电气物联网EcoStruxure系统架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刚刚发布的EcoStruxurePower面向配电领域提供了开放和可互操作的系统架构,从互联互通的产品到边缘控制,再到应用、分析与服务三个层面,形成从连接、收集到分析、行动的闭环智能配电新架构,覆盖所有电力领域和管理链各环节,被认为是“重新定义配电行业”的平台架构。
施耐德电气于2017年最新发布的EcoStruxure分别面向楼宇、基础设施、工业和数据中心市场提供了开放和可互操作的系统架构。据统计,在大型和关键型楼宇内有30%-40%的计划外停机与供电质量有关。而EcoStruxure配电能够最终靠监控整个网络,提高对电击、火灾和爆炸等防护来改善此类建筑中的电力可靠性和安全性。
而据施耐德电气一家客户(造纸厂)估算,得益于EcoStruxure配电中的管理软件,优化电气系统并且避免不必要的停机时间,其新的联合发电厂施工中已节省100多万美元。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高效可靠的物联网平台,作为第一层相互连通架构产品层面的Masterpact MTZ除了硬件部分的数字化之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整个业务运作的所有的环节的数字化整合。考虑到MasterpactMTZ的性价比,李瑞相信,施耐德电气已经为低压配电业务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基本上我们低压断路器相互连通的产品都有了。我们的软件,我们的解决方案,都已经很成熟。”他说。
他的想法并非没有原因,过去10年间,施耐德电气的研发投资提高了三倍,每年将5%的年收入用于研发,确保在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带来最佳创新成果。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共设有上海、深圳和西安3家研发中心。其中,上海主要研发中心于2005年建立,中国成为继法国、美国之后施耐德电气全球重要研发基地。
上海研发中心除了担当着施耐德电气中国技术创新的主力,同时以丰硕的研发成果供给全球。据了解,MasterpactMTZ的本体模块、关键的核心算法,以及一级精度测量模块的研发部分,中国研发团队均有参与。首批产品将于今年11月在施耐德电气位于上海的工厂生产并交货。
施耐德电气合作业务事业部低压断路器产品线高级副总裁Denis Coupe最近正在苦练中文,作为MasterpactMTZ项目的决策者之一,Denis Coupe深知,要成为引领行业步入相互连通时代的标志性产品,Masterpact MTZ需要广泛听取全球各地用户的需求和反馈。
从最初的一个点子变成一个工业产品,Masterpact MTZ从立项初期就开始大量的市场调查与研究工作,以确保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和更流畅的体验。这位全球低压配电领域的技术专家迫切希望未来有一天能用中文和自己的中国用户交流。
目前,中国已是施耐德电气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企之一,施耐德电气确信,在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利用生态系统与广泛的合作伙伴进行联合创新,对施耐德电气加速自身发展十分关键。
而在物联网时代,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需要由互补的公司、技术、业务和用户共同创造价值。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施耐德电气不仅一定要通过软件、服务、分析、云来打造出一个融合的平台,也要提升自身能力,并联合足够多的行业合作伙伴,帮助客户将虚无缥缈的物联网概念变成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可控的并且安全的解决方案。
作为传统产业向互联网迈进的转折点,基于物联网的创新使得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各自迎来新一轮的变革。无论他们是因为提高效率、减少相关成本或开拓新业务模式,都需要大量的行业专家帮企业依据业务的需求,量身定做解决方案。
如何从中获得商机,取决于施耐德电气如何深入理解行业,把握未来行业的变化趋势。同时善用物联网技术,使电力产业的生产模式尤其是应用层面的创新得以实现,使得能源电力管理运维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成为可能。
据了解,2017年初,施耐德电气从内部集合了不同业务和职能部门的顶尖人才,在中国专门组建了几十人的智能配电团队,这个“核心能力”的团队,包括软件、硬件、架构师,研发、销售和交付团队的精兵强将,他们的使命是支持区域和行业的交付团队和重点项目,通过传递能力,保证项目可以成功落地。
与此同时,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已发展了几十家Smart Panels智能配电的合作伙伴,包括EcoXpert的系统集成商,确保施耐德电气的客户,不仅能得到施耐德电气专家的专业支持,还能从施耐德电气合作伙伴的行业知识和经验中受益。
在李瑞看来,“基于不一样的行业的不同产品线,深入理解关键工艺、关键程序、客户的痛点和客户希望施耐德电气的产品能给他们带来的价值,是个长期的过程,也是最大的挑战。”在此期间,施耐德电气将依托基于物联网的EcoStruxure架构,充分整合数字化和行业应用优势,与合作伙伴一起开拓业务新领域。
“数字化的服务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李瑞说,“以前很多的服务都是施耐德电气自己做的,有了数字化的产品及相关延伸的工具后,我们通过开放的平台,邀请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参与从前期的设计,到后期安装、运维、调试、升级、改造在内所有的环节,这其中有各种可能性,等待合作伙伴与我们共同创造。”
随着每年数十亿的互联设备进入市场,物联网的使用将持续增长。物联网在帮企业增加收益的同时,也催生出新的应用和服务。
通过开放式集成、实时操作分析的EcoStruxure配电,为包括管理咨询机构、系统集成商、承包商、盘厂及最终用户在内的配电行业利益相关方体,针对从设计、建设到运行的整个项目阶段提供新的价值和增长空间,为施耐德电气构建了不同以往的,新的生态系统。
而利用生态系统中各个专业伙伴的经验,加速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现,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才是施耐德电气为正在经历的战略和业务转型所做的最大的投资。
一方面,如“双叠切换”等因中国市场需求而研发的产品,正在走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的许多大型建设工程使用的施耐德电气的低压配电产品,已开始步入维保和更换期,服务将成为施耐德电气业务的重要增长来源。
“以前和客户就是做一次生意,卖完产品就很少再有提供服务的机会。有了数字化平台后,就能抓住更多的机会。未来服务也是我们转型的一个方向。”李瑞说,“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数字化转型。”
基于过去50年的经验和积累,更好地服务新时代的客户,既是施耐德电气的愿景,也是施耐德电气作为能效管理和自动化巨头的自我实现。用李瑞的话说,“我们的能力和行业深耕决定了我们的出发点创新必须给客户和行业带来价值。创新就是我们对未来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