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9-15 05:59:48 | 作者: 成功案例
问题,重新翻阅了这个笔记,发现一个细节怎么都对不上……需要非常注意的是,C前面运放加RC电路的最大的目的,并不是用来滤波的,而是特别用来驱动SAR型ADC的取值如0.1uF。这样的电路在要求不高的时候可能没什么问题。一旦有所要求,就会遇到麻烦——我就亲身经历过,最终排查了几个星期才发现是RC导致的。
本文是ADI智库SAR型ADC课程的笔记的第一篇,内容为SAR型ADC的模拟输入模型、反冲电压,以及如何设计RC滤波器。这个系列课程应用性比较强,因为工作中经常会用到SAR 型ADC芯片,所以特别做了笔记,加深理解。另外,课程中对于公式的推导有些粗略,我这里会比较详细的列出来推导过程;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一阶RC电路的暂态分析,看来把电路基础学好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此类ADC的精度和采样率逐步的提升,因此驱动此类ADC的难度也慢慢变得大。图1是SAR型ADC的模拟输入模型,不必管ADC内部的详细情况;它告诉了我们输入节点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了简化数学,模拟前端做了适当的简化,选择最经典的最差情形建立条件:S1和S2是两个开关,转换周期内S2是闭合的,所以此时Vcin=0V;这样采集周期开始时,Vcin从0V开始指数上升。
我们经常会看到RC滤波电路与ADC输入端相连,加滤波器的目的简单来说,限制了下游信号的带宽,因此信号链和驱动器(即RC滤波器前级电路)的噪声都会被RC滤波器限制了带宽,减小了噪声。但是**,这个RC滤波器也有副作用,它将导致电荷重新分配,减小电压建立的速度。反冲电压也是因电荷在两个电容上重新分配出现的。**
下面我们看下如何计算反冲电压,见图2。转换周期内即S1断开、S2闭合这一段时间内,Cfilt两端的电压为Vref。采集周期刚开始即S1闭合S2断开后,ADC输入端的电压从图中可看出,它先被拉低,尔后呈指数上升。
我们可通过电荷守恒(流入某节点的总电荷等于流出的总电荷)计算出反冲电压值。详细见图3。从中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RC滤波器要设计,而不是随便选阻容了。其实原因非常直观,因为采集周期开始时会有一个很大的干扰,随后电压呈指数上升,如果电压在采集周期结束都没有完成建立,——甚至发生震荡——那么ADC采集到的电压精度是不准确的。图3中虚线的电压就没有在采集周期结束前完成建立,当然画得不太准确。另外,SAR型ADC具有零延迟的特点,不管采样电压转换成什么样的输出,都会在下一个周期提供给ADC输出端;所以SAR型ADC的RC滤波器设计需要简单注意下。
最后就是RC滤波器的设计了。首先看下RC电路的相关公式,因为只有知道它,才能明白课程中的推导是怎么来的,详细见图4。图4中的圈1公式很值得记住,因为不管是电容电压上升还是下降,它都是适用的。有的课本是把上升和下降的公式分为两个,觉得一个的更好。它的推导是从微分方程推出来的。更多的内容参见电路课本,如时间常数(如电容电压上升情况,一个时间常数,电容电压上升至总输入电压的约63%)等。
图4 这是三要素法算出来的。它跟图5最终的公式很接近了,只差几步换算了。两个关键点,第一,ln函数里面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去掉外面的负号;第二,分子分母同时增加负号后,该数是没有变化的。这样图5的公式就能够理解了。
课程中给出的公式见图5,它将前面的一切都整合到了一起。根据一个有效的经验法则,我们大家都希望在此ADC分辨率的1/2 LSB的范围内完成建立。
通常会在数据手册中找到固定的转换周期的数值,即用采样速率倒数减去这个固定的转换周期,就是采集时间了。看ADC加上设计好的RC滤波器后是否能在采集周期结束前完成采集电压的建立,也就是Tacq大于我们计算出的建立时间。
RC滤波器的设计存在一种反向关系,带宽太小能减小噪声,但是会延长建立时间;反之亦然。总之,就像找到一个神奇的数值,在带宽和建立时间达到某个平衡。
本文为理解SAR型ADC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更多详细见该课程,课程中有实际仿真测试等。另外,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这里假设了驱动电压是理想电压源,实际电路中的驱动源往往是运放等,它会带来一些别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