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4-01 20:32:06 | 作者: 成功案例
随着中国高铁的突飞猛进,中国在世界高铁竞争格局中也经历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标准”的角色转变,而输出“中国标准”一直都被视为最高追求。
一直以来,铁四院积极地推进中国标准国际化,通过参与国际交流,为输出中国标准搭台开路。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被高原高寒、台风、雾霾、风沙“淬炼”出来的“中国标准”,细化了既有行业标准,凝聚了铁四院先进的设计经验和科研成果,逐渐超越过去的“欧标”和“日标”,在全世界内有了更大的适应性。
根据中德政府合作协议,中国派员赴德交流,中国铁建专家、铁四院副总工程师戚广枫回忆:“说是交流,其实国内极少人研究高铁,我们只可以把德国资料带回来学习”。
2004年,电化院再次派员赴德交流。这一次,我们有了自己的高铁工程技术探讨研究成果,但仍有不少疑难问题,有的难题,德方只能提供思路,有的难题,德国专家也没有答案。
2007年,在铁四院引领中国高铁建设、高铁系统技术创新收获硕果的同时,铁四院电气化各专业走出国门,加速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率先开启了中国技术推动IEC国际标准化发展的新征程。
2009年,我国第一条在牵引供电和接触网领域自主创新的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的武广高铁全线通车,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全面成熟。同年,铁四院成为了国家牵标委牵引供电分组副组长单位,规划牵引供电标准体系,开展国际标准的提案,组织国际标准工作组会议,从跟随国外先进标准到推动国际标准体系建立,逐步的提升铁路电气化领域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推进了更多代表中国的高铁技术成为国际标准。
联合主编:IEC 60913《轨道交通 地面装置 电力牵引架空接触网》。该标准全面应用到当今国际铁路中,是与速度强相关的接触网系统的最先进的技术,针对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规定了接触网系统模块设计的要求和测试、结构件及其结构计算和检测、组合装配的安装设计和单独零部件设计的要求和测试,充足表现了中国高铁接触网系统技术指标的先进性,是IEC国际标准中电气化技术标准体系在新世纪启动的代表。
联合主编:IEC 62486《轨道交通 受流系统 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准则》、IEC 62846《轨道交通 受流系统 受电弓与接触网动态相互作用测量的要求和验证》、IEC-PT63453(在编)《轨道交通 受流系统 受电弓与接触网动态相互作用仿真的验证》,这三大标准是系统层次铁路标准,覆盖弓网评价、弓网检测、弓网仿真等技术内容,与架空接触网、受电弓等标准共同构建了完整的弓网受流系统标准体系,为世界高速铁路、市域铁路、城际铁路、地方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大量建设和开通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联合主编:IEC 62128《轨道交通 地面装置 电气安全、接地和回流》系列3项标准,该系统层次标准是电气化铁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的电气安全接地和回流的技术基础,是铁路运输的安全保障。
联合主编:IEC 62505《轨道交通 地面装置 交流开关设备的特别的条件》系列5项标准,系统性规范了交流铁路牵引变电开关装备的技术条件,覆盖单相断路器、单相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和负荷开关、交流牵引系统专用测量控制和保护设施、单相电流互感器、单相感性电压互感器等。
经过近十余年的精心组织和专家们的努力工作,目前电化院已在IEC牵引供电、接触网、安全接地、车网运行匹配等技术领域的系统层次、装备层次等标准中,代表中国完成了18项国际标准的编制工作。近年来,完成了《列车过分相系统匹配准则》等国际标准新项目提案,电化院副总工程师李红梅承担了国际IEC/TC9任命的特别工作组ahG27项目负责人(召集人)工作,有望实现主导起草国际标准的新突破。
创新源于实践,创新永无止境。展望未来,铁四院将积极构建时速400公里接触网技术体系,探索时速600公里磁悬浮铁路核心技术,布局国际标准、国家行业规范、专利、专著、论文,力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电气化铁路技术领域再创佳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